全國首個“淺層地熱能重點實驗室”獲批
發布時間:2021年08月10日
來源:中國礦業報(2021-08-09 )作者:段金平 王立志 楊俊偉
自然資源部辦公廳近日公布42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名單,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院申報的“淺層地熱能重點實驗室”獲批,成為我國淺層地熱能領域首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該實驗室主管單位為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以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院為依托單位,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地質科學院、北京市華清地熱開發集團有限公司為共建單位。它的成功獲批實現了淺層地熱能領域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對提高全國淺層地熱能行業科技創新能力,建設首都“科技創新中心”有著重大意義,也是部市共建工作的重要成果。
該實驗室的總體定位是面向國家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科技創新發展的戰略目標和重大需求,凸顯綠色發展理念,開展戰略性、前沿性的淺層地熱能應用基礎研究,通過產學研用結合,不斷增強開發創新能力,發展成為全國淺層地熱能科學研究、系統集成和展示的科技創新平臺,服務于自然資源管理和經濟社會發展,推動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實現。
該實驗室既具有現場模擬、測試的各類功能,也是一個開展淺層地熱能科學研究、系統集成和展示的平臺,同時作為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監測預警中心和實驗室提供給社會使用。
該實驗室主要針對淺層地熱能成因理論、資源勘查評價和開發利用有關的問題開展系統研究,將“淺層地熱能地質學理論及方法研究、淺層地熱能高效轉化及應用研究和淺層地熱能利用地質環境影響研究”確定為三大主要研究方向,融合地質、建筑、暖通、自動化、儀器設備、試驗方法等多個學科。
北京市地質礦產勘查院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院將依據《自然資源部科技創新平臺管理辦法(試行)》,聚焦實驗室建設目標,落實各項承諾條件,細化年度目標和工作任務,制訂切實可行的建設運行實施方案,經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審核后報自然資源部,以便盡早掛牌運行。
[責任編輯:礦業報]
- 行業要聞 >>
- 《地下水管理條例》作出六方面重要制度安排
- 加強長江經濟帶重要湖泊保護治理 采砂、尾礦庫治理
- 國家三部委聯合發文,資源型地區將迎哪些重要機遇
- 解讀|司法部 水利部負責人就《地下水管理條例》答記者問
- 重磅!《中國礦業50指數研究報告》發布
- 李克強簽署國務院令 公布《地下水管理條例》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獎勵名單發布
- 鐘自然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就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答記者問?
- 《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20-2021)》新鮮出爐!
- 紅色礦業 | 中國共產黨與礦業的不解之緣
- 業界資訊 >>
- 勘探技術所召開第二屆青年學術交流會
- 勘探技術所繩索取心鉆探技術方面獲兩項國家發明專利
- 2021年中國科技的重大突破
- 勘探技術所《鉆探孔內事故預防與處理》行業標準批準發布
- 勘探技術所“創新中心”納入河北省技術創新中心管理序列
- 中煤水文局集團綠能公司成立
- 全國數字巖心系統上線運行
- 勘探技術所成功研制國產新一代吸力桶基礎沉貫系統
- 本刊成功入選“2021年度全國學會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計劃”
- 本刊2篇論文入選2021年度中國地調局期刊百篇優秀論文
- 會展預告 >>
- 中國地質展將于明年5月在京舉辦
- 非開挖論壇【最新日程】
- 國際深水油氣工程前沿技術盛會即將召開
-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與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討會”時間確定
- 2021中國國際礦業大會論壇日程
- “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與資源綜合利用技術研討會” 的通知
- 查收!中國地質學會2021年學術年會三號通知!
- 第八屆中國礦業展將于明年5月在京舉辦
- 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 延期召開“全國探礦工程(巖土鉆掘工程)學術交流年會”
- 人物訪談 >>
- 我國采礦科技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
- 汪集暘院士:“十四五”期間地熱市場潛力巨大
- 蘇義腦:陸上8000米以上超深井鉆完井技術及其裝備進展
- 曾梅香:我國地熱發電現狀與展望
- 趙陽升院士:把創新成果融入地熱等采礦工程領域
- 《人民日報》發表章建華署名文章:
- 楊文采院士:人類能上天下海,卻難以入地13公里
- 中國工程院院士多吉:投身地質勘探 踏遍青藏高原
- 在深海處演繹“冰與火”的傳奇
- 孫友宏校長在人民日報發表《為高校營造良好創新環境》